直升機作為20世紀航空技術極具特色的創造之一,極大的拓展了飛行器的應用范圍。直升機是典型的軍民兩用產品,可以廣泛的應用在運輸、巡邏、旅游、救護等多個領域。
直升機的時速可達300km/h以上,俯沖極限速度近400km/h,實用升限可達6000米(世界紀錄為12450m),一般航程可達600~800km左右。攜帶機內、外副油箱轉場航程可達2000km以上。根據不同的需要直升機有不同的起飛重量。當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重型直升機的是俄羅斯的米-26(起飛重量達56t,有效載荷20t)。當前實際應用的是機械驅動式的單旋翼直升機及雙旋翼直升機,其中又以單旋翼直升機數量多。
直升機的突出特點是可以做低空(離地面數米)、低速(從懸停開始)和機頭方向不變的機動飛行,特別是可在小面積場地垂直起降。由于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廣闊的用途及發展前景。在軍用方面已廣泛應用于對地攻擊、機降登陸、武器運送、后勤支援、戰場救護、偵察巡邏、指揮控制、通信聯絡、反潛掃雷、電子對抗等。在民用方面應用于短途運輸、醫療救護、救災救生、緊急營救、吊裝設備、地質勘探、護林滅火、空中攝影等。海上油井與基地間的人員及物資運輸是民用的一個重要方面。
缺點及改進
當前直升機相對固定翼飛機而言,振動和噪聲較高、維護檢修工作量較大、使用成本較高,速度較低,航程較短。直升機今后的發展方向就是在這些方面加以改進。
短距-垂直起降飛機的作戰目標可不是常規作戰飛機,其作戰目標是超低空制空權控制和打擊空中低速目標,負責隨伴我直升機群,主要遂行反直升機和反無人機作戰,兼顧對地近距戰術支援的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機尚無可替代。
搜救直升機
以搜索、救援為主要工作方向而研制的直升機,機上通常載有搜索設備和救援吊索、救護設施等,通常在中型通用直升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
反潛直升機
主要用于海軍對潛搜索和攻擊的直升機,通常以通用直升機為原型、裝載對潛搜素設備(如磁探儀、投放式聲納浮漂)、軍用通訊數據鏈以及對潛攻擊武器(如深水炸彈、空射型反潛導彈等)等專用設備和武器裝備。
預警直升機
在通用直升機或運輸直升機的基礎上加裝預警雷達、數據鏈路、通信設備、指揮與控制終端等組成的空中戰場預警與指揮控制直升機。
通信直升機
也叫通信中繼直升機,是在運輸直升機或通用直升機上搭載無線通信中繼設備而成,隨著通信指揮機特別是預警機的發展,通信中繼直升機有沒落的趨勢。
早期的武裝直升機就是用通用直升機搭載武器如機槍、火箭等武器裝備改裝的,隨著技術進步和對武裝直升機要求的提高,現代的武裝直升機已經是專門研制設計的一個專用直升機機種。
現代武裝直升機是裝有導彈、火箭彈、機炮/機槍,多種主、被動雷達(搜索雷達、火控雷達、導航雷達等)光電傳感器、軍用數據鏈、具有較強的抗攻擊防護能力(裝有多處裝甲和反雷達、反紅外誘餌彈等多種主、被動防護設備和裝備)可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直升機。亦稱攻擊直升機或強擊直升機。主要用于攻擊地面、水面目標,攻擊敵方直升機,為運輸直升機護航,也可與敵武裝直升機進行空戰。具有機動靈活,反應迅速,適于低空、超低空抵近攻擊,能在運動和懸停狀態開火等特點,多配屬陸軍航空兵,是航空兵實施直接火力支援的新型機種。武裝直升機是專為進行攻擊任務而設計的,其機身窄長,機體相對較小(雷達反射面和受彈面小)機艙內只有前后或并列乘坐的2名乘員(甚至1名乘員),關鍵部位裝有輕型裝甲,抗毀傷能力強,作戰能力強。反坦克作戰是武裝直升機的主要用途之一,因此武裝直升機又被稱為“坦克殺手”,它與坦克對抗時,在視野、速度、機動性及武器射程等諸多方面明顯處于優勢地位。艦載武裝直升機還可擴大艦艇或艦隊的作戰范圍,增強作戰能力。武裝直升機一般攜帶機槍、航炮、炸彈、火箭和導彈等多種武器,平飛時速300千米以上,續航時間2-3小時。武裝直升機廣泛用于現代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國軍隊的廣泛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