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年中,人類對森林的濫砍亂伐和經營不善造成了森林大面積衰退,導致全球森林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受到嚴重威脅。人們普遍認為引起森林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失誤、市場失靈和機構不健全。國際社會、各國政府以及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對此表示 了極大關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1) 國家政策改革。一些國家制定并實施了向森林可持續經營轉變的基本政策,著手解決林業上存在的問題,優先發展林業和保護環境。 (2) 國際政府間進程。通過國際政府間進程,鼓勵和促進國家水平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效果并不明顯。
992年以前,非政府組織就有認證設想,但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沒有取得進展。環發大會以后,他們開始大力推行這種新的體系。為了監督認證的獨立性和公開性,1993年非政府保護組織成立了森林管理委員會(FSC)。1994年FSC通過了原則和標準,開始授權認證機構根據此原則和標準進行FSC森林認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開始了自己的認證進程。從此,FSC森林認證在世界范圍內逐漸開展起來。
ISO14000認證標準是在當今人類社會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如: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生態環境惡化、海洋污染等)的背景下產生的,是工業發達國家環境管理經驗的結晶,其基本思想是引導組織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環境管理的自我約束機制,從領導到每個職工都以主動、自覺的精神處理好自身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不斷改善環境績效,進行有效的污染預防,終實現組織的良性發展。該標準適用于任何類型與規模的組織,并適用于各種地理、文化和社會環境。
現在,ISO27000:2005標準已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是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管理體系標準。目前除英國之外,還有荷蘭、丹麥、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已同意使用該標準;日本、瑞士、盧森堡等國也表示對ISO27000:2005標準感興趣,我國的臺灣、香港也在推廣該標準。許多國家的政府機構、銀行、證券、保險公司、電信運營商、網絡公司及許多跨國公司已采用了此標準對自己的信息進行系統的管理。截至2002年9月,全球共有142家各類組織通過了ISO27000:2005信息管理體系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