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進行了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新改版。這次改版效果社會反響強烈,每一期節目播出后,欄目組都能接到上千個要求參與節目的熱線電話。每兩周舉行一次的鑒寶活動,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群眾參與。這些人員60%來自外省,其中也有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外國友人;新浪、酷六、暴風影音等多家國內網站與欄目聯系要求合作;開播5年,數萬名群眾參與了欄目組織的文化活動;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全國同時段節目收視率排位中,《》穩居全國同時段電視節目4~6位。
發掘資源是節目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當然也是打造節目品牌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品牌的質量取決于節目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而一旦節目品牌打造成功之后,又可以通過延伸品牌價值鏈,再度整合節目資源,培育新的開發點。2008年,《》欄目承載“全省強勢 全國概念 全球視野”的理念進行了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創新:請全國專家走進演播室進行鑒定,使藏品鑒定更具性,可信度更強;把收藏視野拓展至全球收藏市場;在節目形式上,打破常見的嘉賓談話評寶模式,引入海選元素;在節目包裝上,強調現代、時尚、大氣、雅俗共賞等。這些措施不僅有效增加了節目的可視性看點,還建立了欄目與收藏三級市場的聯系,整合了全國收藏資源,同時,解決了節目雅與俗、文化品位與大眾口味等一系列矛盾。
在節目形式上,打破常見的嘉賓談話評寶模式,引入海選元素;在節目包裝上,強調現代、時尚、大氣、雅俗共賞等。這些措施不僅有效增加了節目的可視性看點,還建立了欄目與收藏三級市場的聯系,整合了全國收藏資源,同時,解決了節目雅與俗、文化品位與大眾口味等一系列矛盾。
2008年,《》欄目承載“全省強勢 全國概念 全球視野”的理念進行了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創新:請全國專家走進演播室進行鑒定,使藏品鑒定更具性,可信度更強;把收藏視野拓展至全球收藏市場。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益的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繁榮的,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
鑒寶自2004年起線上線下通過鑒寶,遴選出了不少民間收藏,根據不同的藏品門類,確定后會時間告知藏友 。《》為廣大古玩藏友們和愛好者們搭建平臺,讓藏友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在專業指導中學會更多鑒別、更好地了解古玩收藏的理念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