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肺癌、食管癌等疾病的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提倡新的理念和觀點,推崇多學科合作模式,嚴謹規范化并結合個體化方案,倡導外科微創理念及術后嚴格的隨訪,積極探索改進肺癌、食管癌手術術式,明顯降低手術并發癥并改善遠期生存,在提高手術療效的基礎上明顯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存質量。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外科學博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醫師,美國胸外科協會AATS?Member、“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浙江省肺部腫瘤診治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醫學重點創新學科-肺移植學科負責人,浙江省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PI),“十三五”浙江省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肺癌創新性中西醫結合診治學科負責人,浙江大學醫學院心胸外科學位點負責人。
現代胸外科醫師可以通過閱讀用較短的時間就了解胸外科的基礎理論和各種疾病的處理原則,還需要將這些理論與臨床實踐融會貫通,而連接這兩個階段的橋梁就是胸外科醫師培養和訓練。以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善于開創的精神。
由于對專業化程度要求的提高,胸外科已經分化為普通胸外科、心臟外科、大血管外科以及小兒心臟外科等,這能使專科醫師們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更加精湛和深入,專業化水準亦更加提高。但這種現象也帶來另一方面的弊病,一些復雜的、多臟器混合性疾病的診治工作也許因此將被忽視。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強調在進入胸外科訓練程序的初期,應當重視普通胸外科和心臟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胸外科領域中的疾病常常發生在與生命相關的臟器,如心臟、肺臟,其過程亦常影響到這些臟器功能的穩定,從而對生命造成威脅。因此,胸外科醫師在對疾病的診治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些潛在的危險,應當充分認識重要臟器之間的相互影響,限度地疾病,而且限度地保留患病臟器的正常功能和小程度地干擾相關的重要臟器的功能狀態。胸外科領域中的知識隨著人們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在不斷擴展,與其他學科之間相互滲透愈來愈廣泛,因此,需要胸外科醫師們不斷學習,不斷充實,終生學習是胸外科醫師們能保持對疾病高度認知的惟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