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是雨燕科幾種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及我國的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帶。燕窩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游離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質——唾液酸。
燕窩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曾有一個發展的小高峰,但據相關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90年代中后期燕窩行業出現的小高潮主要是由于各商家看到燕窩市場有利可圖,紛紛從其他行業轉入燕窩行業市場,但由于資質參差不齊,且上游采購環節無法得到保證,大量的劣質、假冒產品充斥了整個市場,導致市場出現“曇花一現”的發展之后,行業信任危機逐漸浮出水面。
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
燕窩中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富含苯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燕窩中的水解氨基酸含量達42.272%,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42%;同時,呈鮮味特征的氨基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和呈芳香味特征的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較高,表明燕窩的味道鮮美。食物營養價值的優劣主要取決于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比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食品中必需氨基酸參考模式譜,規定了人體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質量比以及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質量比分別為40%和60%。
形態分類
毛燕的名稱是由于燕窩采摘后,未經過加工或處理,呈現出夾雜一些燕毛的形態而來的。毛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盞、燕條和燕角。而草燕主要以尼龍草為主,可食用部分的燕窩多有雜質,口感粗糙。草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碎、燕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