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曾有一個發展的小高峰,但據相關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90年代中后期燕窩行業出現的小高潮主要是由于各商家看到燕窩市場有利可圖,紛紛從其他行業轉入燕窩行業市場,但由于資質參差不齊,且上游采購環節無法得到保證,大量的劣質、假冒產品充斥了整個市場,導致市場出現“曇花一現”的發展之后,行業信任危機逐漸浮出水面。
燕窩的營養價值非常有限,性價比極低。如果平時食用適量的肉蛋奶,加適度海產品,就足以獲取燕窩能提供的一切營養價值。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中國第四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主任王楓均對記者表示,以蛋白質為例,燕窩就不如雞蛋、牛奶“優質”。而從滿足人體需求的角度來說,燕窩的氨基酸組成并不好,它所能提供的營養為不完全蛋白質,對人體的好處尚不如雞蛋和牛奶。中國食品營養委員會主任姬黎霞也告訴《科技生活》周刊,現代的醫藥研究證實,燕窩含有蛋白質、微量元素及氨基酸。但是對于含有以上物質的食物,并不只是燕窩獨有,一些平民化的食物中也能獲得,“比如銀耳、百合、山藥等含有粘液的食物。”
季節分類
燕窩的采收季節一般為每年的2月~10月。
2月~4月采收的燕窩,因雨水多,適合昆蟲繁殖,金絲燕食物充足,唾液分泌多,故燕盞完整、光澤度好、少毛、我們常稱之為“頭期燕”。
5月~10月采收的燕窩,稱之為“二期燕”、“三期燕”,此時是金絲燕的換毛期,故所筑出的燕巢較為疏松,盞形亦不及頭期的燕盞,絨毛雜質亦較多。
海參觸手的形狀是分目的重要依據,枝形觸手見于枝手目海參;盾形觸手見于盾手目和平足目海參,羽形觸手見于無足目海參,指形觸手見于指手目海參。海參觸手的數目常為10個、15個、20個、25個或30個,一般均為5的倍數,但也有12個的,海參的體壁柔韌,富于結締組織,厚薄隨種類而異,大凡體壁厚的種類均可食用,體壁薄的種類則失去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