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公司營業執照通常需要以下材料: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需詳細填寫公司基本信息、設立目的、經營范圍等內容。
公司章程:有限責任公司由全體股東簽署,股份有限公司由全體發起人簽署。章程規定了公司的組織架構、股東權利義務、經營范圍等重要事項。
股東身份證明:法人股東需提供資格證明,自然人股東需提供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用于證明股東身份和資格。
任職文件及身份證復印件:提交董事、監事和經理的任職文件,明確其職務和職責,并附上相應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
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證明:若委托他人辦理注冊事宜,需提供此證明,表明委托情況及委托權限。
代理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提供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及復印件,以便工商部門核實代理人身份。
住所使用證明:若是自有房產,需提供房產證復印件;若是租賃房屋,需提供租賃合同及房產證復印件;若為無償使用,則需提供無償使用證明及房產證復印件。
此外,若經營范圍中有需前置審批的項目,還需提交相關的批準文件或許可證書復印件或許可證明。不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細微差異,注冊前建議詳細咨詢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稅務登記與稅種核定錯誤
未及時辦理稅務報到:工商注冊后超 30 日未到稅務局登記,可能被處以 2000 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者罰款更高。
稅種核定遺漏或錯誤:
例:未核定印花稅(如合同、賬本貼花),導致漏繳;或誤將小規模納稅人核定為一般納稅人,影響稅率適用。
未關聯銀行三方協議:未簽訂稅務、銀行、企業三方協議,無法自動扣繳稅款,導致逾期繳費產生滯納金。
賬簿設置與記賬不規范
未按規定建賬:
小規模納稅人誤以為無需建賬,僅用流水賬代替正規賬簿,不符合《稅收征收管理法》要求,可能被責令限期改正。
會計科目使用混亂:
例:將 “管理費用” 與 “銷售費用” 混淆;股東個人消費計入公司 “差旅費”,導致稅務稽查時被認定為偷稅。
憑證與票據缺失:
無票支出(如向個人采購未取得發票)直接入賬,稅前扣除不合規;報銷憑證無經辦人簽字、無附件清單,導致賬務真實性存疑。
納稅申報錯誤與遺漏
逾期申報或零申報違規:
未在申報期(如每月 15 日前)完成納稅申報,按日加收滯納稅款 0.05% 的滯納金;長期零申報(連續 3 個月以上)可能被稅務機關列為重點監控對象。
稅種申報遺漏:
忽視附加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申報;未代扣代繳員工工資的個人所得稅(即使工資未達起征點也需申報)。
計稅依據錯誤:
例:增值稅申報時,未區分含稅收入與不含稅收入,多算或少算應納稅額;企業所得稅預繳時,未按實際利潤額申報,導致預繳稅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