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覆蓋范圍廣優勢:衛星電視有著覆蓋范圍廣這一顯著優勢。從理論上來說,一顆衛星可以覆蓋約 1/3 的地球表面,只要發射 3 顆互成 120° 的同步衛星,就能實現除南極和北極少部分地區外的全球性電視廣播。相較于地面電視依靠眾多發射塔來進行信號傳輸,其覆蓋面積的局限性就比較明顯了。比如在一些偏遠山區、廣袤的草原或者茫茫的海洋上,想要依靠地面電視發射塔去實現信號覆蓋,成本且很難做到覆蓋。但衛星電視憑借其高空衛星的優勢,信號能夠輕松抵達這些區域,打破地域限制,將電視節目傳播到更廣泛的地方,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機會接收到豐富多彩的電視內容。
(二)圖像質量高優勢:衛星電視在圖像質量方面表現出色。由于同步衛星的覆蓋面積大,在遠距離傳輸電視信號的過程中,能夠大量減少中間環節的干擾帶來的損失。在地面電視信號傳輸時,容易受到周邊各種電磁環境、建筑物遮擋等因素干擾,導致信號質量不穩定,畫面出現雪花、卡頓等情況。而衛星電視的信號通過衛星遠距離傳輸回地面,避免了無線電波受傳輸距離變動影響,能夠更好地保證電視信號的質量和穩定性,使得圖像傳輸質量得到極大提升,觀眾在家中就能收看到清晰、流暢的電視畫面,獲得更好的觀看體驗。
(三)能源效率及投資優勢:在能源效率及投資方面,衛星電視同樣具備優勢。發射功率僅僅只有 200W 的直播同步衛星,就能覆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然而在地面建立一座高達 200 米的電視發射塔,即便其發射功率達到 50kW,覆蓋面積也僅有 2.3 萬平方公里。過去我國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除杭州地區外,其它地區基本都需要先由微波電路傳送到大中城市,再經過大量的電視發射臺或差轉臺進行發射與轉發,供各地觀眾收看,如果一直采用這種微波傳輸的方式來實現電視覆蓋,那就得建造成千上萬座微波中繼站和電視發射臺,無論是建設成本還是后續的維護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但要是采用同步衛星傳輸的方式,僅需發射 1-2 顆衛星,再與地面站配合就行,投資少、見效快,能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大面積區域的電視信號覆蓋,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