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砌煙道的施工流程一般如下:
施工準備
材料準備:準備好符合設計要求的紅磚、水泥、沙子、鋼筋(如有需要)等材料,確保材料質量合格。
工具準備:準備好攪拌機、手推車、瓦刀、鐵鍬、靠尺、線錘、水平尺等施工工具。
場地準備:清理施工現場,確保施工區域平整、干凈,具備良好的施工條件。同時,根據施工圖紙,在現場準確放線,確定煙道的位置和尺寸。
基礎施工
開挖基礎:按照放線位置,開挖煙道基礎坑,深度和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基礎深度不小于 300mm,寬度比煙道墻體寬 200 - 300mm。
澆筑基礎墊層:在基礎坑底部澆筑一層 100 - 150mm 厚的 C15 混凝土墊層,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表面抹光,以提供穩定的基礎支撐。
設置基礎鋼筋(如有設計要求):在墊層上按照設計要求綁扎鋼筋,鋼筋的規格、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鋼筋應與煙道墻體的拉結筋連接牢固,確保基礎與墻體的整體性。
澆筑基礎混凝土:在鋼筋設置完成后,支設基礎模板,然后澆筑 C20 或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振搗密實,避免出現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
墻體砌筑
砌筑前準備:將紅磚提前澆水濕潤,使磚的含水率達到 10% - 15%,以保證磚與砂漿的粘結力。同時,根據煙道的尺寸和磚的規格,計算好每皮磚的砌筑高度和灰縫厚度,一般灰縫厚度控制在 8 - 12mm。
墻體砌筑:從基礎開始,按照放線位置進行墻體砌筑。采用一順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方式,保證墻體的穩定性和整體性。砌筑時,應使用瓦刀將砂漿飽滿地鋪在磚面上,磚與磚之間要錯縫砌筑,避免通縫現象。
設置拉結筋:在墻體砌筑過程中,每隔 500 - 600mm 高度設置一道拉結筋,拉結筋一般采用兩根直徑 6 - 8mm 的鋼筋,兩端應彎成直角鉤,埋入墻體兩側各不小于 1000mm,以增強墻體與周圍結構的連接。
預留孔洞和通風口:根據設計要求,在煙道墻體上預留好各種孔洞和通風口,如排風口、檢查口等。預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應準確無誤,洞口周圍要進行加強處理,防止洞口處墻體開裂。
控制墻體垂直度和平整度:在砌筑過程中,要經常使用靠尺和線錘檢查墻體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偏差應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內。如發現偏差,應及時進行調整。
煙道內表面處理
抹灰打底:在墻體砌筑完成后,對煙道內表面進行抹灰打底。抹灰前,應先將墻面清理干凈,灑水濕潤,然后用 1:3 的水泥砂漿進行打底,厚度控制在 10 - 15mm,用抹子將砂漿抹壓密實,表面搓毛,以增加與面層的粘結力。
面層抹灰:待打底灰初凝后,進行面層抹灰。面層抹灰一般采用 1:2.5 的水泥砂漿,厚度為 5 - 8mm。抹灰時要保證表面平整、光滑,無裂縫、砂眼等缺陷,以減少煙道內的氣流阻力。
養護:抹灰完成后,要對煙道內表面進行養護,可采用覆蓋塑料薄膜或噴水的方式,保持表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 7 天,以保證抹灰層的強度和質量。
煙道頂部施工
澆筑混凝土壓頂:在煙道墻體砌筑到頂部時,澆筑一道混凝土壓頂,壓頂的寬度應與墻體寬度相同,厚度一般為 100 - 150mm。壓頂內要配置適量的鋼筋,以增強煙道頂部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處理頂部防水:在混凝土壓頂表面涂抹一層防水砂漿或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防止雨水等滲入煙道內部。
檢查與驗收
外觀檢查:檢查煙道的外觀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墻體是否平整、垂直,有無裂縫、缺棱掉角等缺陷;煙道內表面是否光滑,有無明顯的凹凸不平和砂眼等問題。
尺寸檢查:使用測量工具檢查煙道的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包括煙道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預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等,偏差應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
密封性檢查:可采用煙霧試驗或灌水試驗等方法檢查煙道的密封性。如在煙道內點燃煙霧彈,觀察煙道周圍是否有煙霧泄漏;或在煙道內灌滿水,觀察墻體和接口處是否有滲漏現象。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