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借款的場景中,利息的確定關乎借貸雙方的切身利益,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糾紛。那么,個人借款利息究竟該如何確定呢?這需要從多個維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來剖析。
法定上限約束:為利息設置 “線”
為了防止高利貸等不合理借貸現象滋生,法律明確為借款利息劃定了上限。依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雙方約定的利率不得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 2019 年 8 月 20 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假設在 2025 年 3 月 1 日,張三與李四簽訂借款合同,此時一年期 LPR 為 3.5%,那么他們約定的借款年利率就不能超過 14%(3.5%×4)。若約定年利率為 15%,超出 14% 的那 1% 部分利息便不受法律保護。即便李四按照 15% 的年利率支付了利息,后續也有權要求張三返還超出部分。這一規定就像給借款利息戴上了 “緊箍咒”,確保利息在合理區間內波動,維護借貸市場的公平與秩序。
明確約定優先:白紙黑字定規則
倘若借貸雙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條中清晰明確地約定了利息計算方式與利率水平,只要該約定不逾越法定上限,就應當遵循約定執行。比如王五借給趙六 5 萬元,借款合同里白紙黑字寫明借款期限 1 年,年利率為 8%。那么這一年里,趙六應支付的利息就是 4000 元(50000×8%)。這種明確約定優先的原則,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讓借貸雙方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法律框架內規劃利息事宜。當然,約定的形式是書面的,這樣在產生糾紛時有據可依。口頭約定利息容易引發爭議,因為缺乏直觀的證據,一旦雙方各執一詞,很難說清真實情況。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采用書面形式約定利息,將利率、利息支付方式、支付時間等關鍵要素都詳細羅列清楚。
未約定或約定不明:區別對待分情況
(一)未約定利息
當借款合同對利息只字未提,也就是沒有約定利息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規定,視為沒有利息。舉例來說,甲和乙是多年好友,乙因臨時資金周轉困難向甲借款 2 萬元,借條上僅寫明借款金額和還款日期,未提及利息。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乙歸還借款時,只需償還本金 2 萬元,甲無權要求乙支付利息。即便甲以雙方口頭曾約定利息為由索要,在沒有其他證據佐證的情況下,法院也不會支持甲的訴求。這一規定旨在平衡借貸雙方利益,防止出借人在未明確告知借款人利息負擔的情況下,事后主張高額利息,給借款人帶來意外經濟壓力。
(二)約定不明
利息約定不明的情況較為復雜,需區別對待。如果是自然人之間借款且利息約定不明,同樣視為沒有利息。例如,丙和丁都是普通上班族,丙借給丁 1 萬元,雙方在借條上寫了 “利息看著給” 之類模糊不清的表述,這種情況下,法院通常會認定為沒有利息。因為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往往基于信任和情誼,利息約定不明時,傾向于不支持出借人索要利息,以維護公平合理的借貸關系。
但如果是自然人與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或者法人、非法人組織相互之間借款,利息約定不明,法院會綜合考慮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來確定利息。比如,A 公司向 B 公司借款 50 萬元,借款協議中對利息表述為 “按照市場行情支付利息”,由于沒有明確具體利率,雙方產生糾紛。此時,法院會參考類似借款交易的市場利率水平,結合雙方過往交易習慣等因素,酌定一個合理的利息標準。這種處理方式既尊重了不同主體間借貸關系的復雜性,又通過綜合考量多種因素,盡力還原雙方訂立借款合同時的真實意圖,公平確定利息。
逾期利息的確定:違約代價需清晰
借款到期后,若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就涉及逾期利息問題。若借款合同明確約定了逾期利率,且該利率不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那么從逾期還款之日起,借款人需按照約定的逾期利率支付利息。比如,甲借給乙 10 萬元,約定借款期限 3 個月,年利率 10%,同時約定若逾期還款,逾期利率為年利率 15%。乙到期未還,那么從逾期之日起,乙要按照年利率 15% 支付逾期利息。
若借款合同既未約定借期內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參照當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標準計算的利息承擔逾期還款違約責任。假設丙借給丁 8 萬元,未約定借期內和逾期利率,丁逾期未還,丙有權要求丁按照逾期還款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要是僅約定了借期內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例如,戊借給己 6 萬元,約定借期內年利率 8%,未約定逾期利率,己逾期還款,戊可要求己自逾期之日起按年利率 8% 支付逾期利息。不過,無論是何種情況,逾期利息的計算都要遵循不得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規定,以此確保借款人承擔的逾期代價合理合法。
個人借款利息的確定要嚴格遵循法律規定,充分考量約定情況,妥善處理逾期情形。借貸雙方在發生借款行為前,務必明晰利息確定規則,謹慎約定利息相關條款,避免日后因利息問題陷入糾紛泥沼,確保個人借款活動在合法、有序、公平的軌道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