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容與物料籌備
節目編排與排練
制定排練計劃,督促演員熟悉流程,進行至少 2-3 次全流程聯排(含燈光、音效、走位配合),錄制視頻復盤問題。
準備備用節目,應對演員突發缺席或流程調整。
物料制作與采購
制作演出道具(如戲劇布景、音樂會樂器)、服裝配飾、觀眾互動禮品(如熒光棒、應援物),標注使用場景與責任人。
準備證件物料(工作證、嘉賓證、門票),設計票務系統(電子票需對接平臺,紙質票需防偽標識)。
2. 宣傳推廣執行
分階段推廣策略
預熱期(演出前 2-4 周):發布主題海報、預告片,發起話題互動(如 “你期待的演出環節” 抽獎),合作本地生活號、垂直平臺(如音樂類 APP、戲劇公眾號)曝光。
爆發期(演出前 1 周):邀請 KOL 現場探班直播,投放朋友圈 / 抖音廣告,公布節目單與嘉賓陣容,開啟票務限時優惠。
延續期(演出后):發布現場花絮、觀眾返圖,引導 UGC 內容傳播(如 #演出打卡# 話題),為后續活動蓄水。
3. 技術與場地準備
舞美與設備搭建
提前 1-2 天進場搭建舞臺布景,調試燈光(如追光、色彩變換)、音響(音質、音量均衡)、LED 屏(分辨率、播放流程),測試(煙霧、冷焰火、投影互動)。
標注設備位置與接線圖,預留備用設備(如麥克風、燈光控臺),安排技術人員全程值守。